close

大家好~~在下銀白,不知道不覺來到了新的一年,既然跨年了當然就要來寫個文啦~~希望大家會喜歡

今天要寫的是在下研究所所做的研究領域,也就是民俗植物學(Ethnobotany)這個學門,說實話在下自己所學所要研究的只是這個學門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卻是很少人去做的部分,就讓在下來為各位介紹一下

Ethnobotany,這個詞直接翻譯就是民俗植物學,在美國農業局中對這個詞的定義如下,Ethnobotany is the study of how people of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region make use of indigenous (native) plants,翻譯一下就是這個民俗植物學是研究某個區域文化的人與當地植物的關係運用,在大陸民俗植物學的創始人裴盛基老師 在."中國民族植物學:回顧與展望." 一文中也有提到:「民族植物學是一門研究人與植物之間相互作用的跨學科領域。它建立在植物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生態學、語言學、藥物學、農學、園藝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之上,橫跨這些相關學科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的專門研究領域」,由此可見這個學門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跨領域學門,要研究起來切入的面也可以說也很多,算是一個很特殊的學門。

至於這個Ethnobotany學門的開始,最早由美國植物學家J. W. Harshbeger於1895 年提出,當時的學科的定義是“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在廿世紀三十年代,生態學原理和概念被引入民族植物學,將民族植物學重新定義為“研究人與植物之間相互作用的一門科學”(R. Ford,1978),就這樣一直發展到了現在,這個學門的面相可以說百百種,以在下所學的領域最常探討的就是民俗用藥的部分了

那這個學門的價值為何?其實最重要的是文化的保存與紀錄,畢竟植物不會動對人類算是易得的,與植物相關的民俗文化可以說非常之多,光是生活飲食方面就一堆可以討論紀錄的了,而且當你記錄下並深入去探討,其實就是變相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傳統的東西變新的利用

至於民俗植物學在藥學這個領域的影響,其實最大的發展優勢就是在新藥的尋找與開發上,我們現今有非常的藥其實就是從這些民俗的植物中發現,再加以修飾或改良而產生的,其實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青蒿素的發現,當初屠呦呦在尋找抗瘧藥的時候,就是透過翻找本草古籍看到的,這些中國歷史文化保存下的中藥,其實真的要討論也是民俗植物學的一塊,而特過這學們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而成

好啦廢話一堆的寫了一堆,其實簡單來說民俗植物學是一個很跨領域的學門,在下目前所做的只是調查並統計整理台灣的東西而已,說實話真的只是在這學門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以上就是本次的介紹~~謝謝大家收看

-銀白
quini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銀白 的頭像
    銀白

    銀白的生活學習札記

    銀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