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在下銀白,這篇算網誌開張以來第一篇新創文章,最近無聊看狂新聞,看到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先生誤食姑婆芋,就產生這個題目了,只是這個題目就讓在下想很久,礙於在下實在找不到照片,而且版權問題又不方便用GOOGLE圖片,想想就決定重點在介紹姑婆芋啦~~而一些有照片的部分,其實很多前輩已經寫得非常好了,在下就直接搬連結過來借用一下了><

 

首先關於這部分呢~想借用一下泛科學所寫的一篇文,這篇寫得其實不錯,很多資料都有,大家可看看,在下待會寫的會是重點整理以及一些在下所學的補充,連結在此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1987

 

OK~~這就進入本回在下要寫的部分了,先介紹這個植物吧~
姑婆芋又名海芋,天南星科的植物,基本上只要是這個科的植物,都是有毒性的,他們都有生物鹼類的毒素,會造成麻舌、黏膜破等症狀,因此在食用上要非常注意,都是不可生食的,要食用很多都要經過加工或煮熟才行,其中姑婆芋是屬於台灣常見毒性比較強的天南星科植物

基本上,今天要鑑別姑婆芋跟食用芋頭,在外觀上其實非常容易,但前提那是在有地上部的葉子時。
在辨識葉子的時候有兩個重點,分別是葉子的表便及葉子的裂隙
葉子表面部分,姑婆芋的葉子表面是光亮的,而食用芋頭葉子表面是密布奈米絨毛,像是荷葉那樣,所以當有水的時候,姑婆芋的葉子會是濕的,而食用芋頭的葉子會有水珠滾動
在葉子的裂隙部分,姑婆芋的裂隙比較深,看起來就像愛心型,而食用芋頭比較圓整,在咱們社團有個口訣為「山高海深」就是在講這個特徵,姑婆芋又名海芋是海裂深,而食用芋頭是山芋品系的是山裂的淺而高,如果聽不懂得可以看下面這首會示意圖
 

螢幕截圖 2017-01-07 22.08.53.png

 

介紹完了特徵辨別,再來要進入的就是介紹姑婆芋了~~

先介紹下姑婆芋的毒,姑婆芋的毒主要就是生物鹼以及草酸,生物鹼的部分就是造成平常削芋頭手會癢的元兇,其實這部分的毒性很多透過火烤可以減輕,所以會有烘手減輕癢的這個方法。而在中醫的處理中,會習慣使用生薑來殺南星的毒,因此用生薑也是個好選擇,但是以上方法,主要是針對生物鹼的部分,但是其中的草酸是比較麻煩的部分,姑婆芋的草酸是屬於針狀草酸,而且又不溶於水,變成有很多問題,在胃就是可能會跟一些鈣離子結合變成結石,吸收進身體後在代謝就是可能傷腎,這也就是姑婆芋煮熟也不能吃的主要原因

姑婆芋雖然有毒,但是說實話在生活中還是蠻好用的,有在跑野外就會知道姑婆芋很常用來解咬人貓的毒,這就是一種酸鹼中和的治療,咬人貓他們的毒屬於甲酸,剛好可以用生物減去中和,但是~~根據在下學長的經驗談,真的被咬人貓咬了,基本上都沒用~~
另外在早期保鮮器具不盛行的時候,姑婆芋葉子大大的,早期就會拿來葉子包裹肉類或海鮮,據說保鮮的效果非常好,可以放置半天不會壞,算是早期生活使用比較特別的地方,至於為何沒有中毒可能跟劑量以及煮熟了有關,反正現在用不到也不太能探究原因了

 

好啦~~這次的內文比較簡單,大概就寫到這裡吧,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題目,感謝收看

 

-銀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銀白 的頭像
    銀白

    銀白的生活學習札記

    銀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